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清華大學通識中心、中文系與語文中心共同規劃的「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將邀請白先勇教授等多位 海內外學者與專家,帶領學生探索中華文化經典的情感世界與思想內涵,領略經典文學傳世之美,拓展古今文化視野,培養清華學子的人文關懷。
【獨家贊助: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課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在全球化的數位時代裡,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閱讀並理解中華文化經典?我們可以與經典名作建立什麼樣的交流和對話?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清華大學通識中心、中文系、語文中心共同規劃的「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將邀請白先勇教授等多位海內外學者與專家,帶領學生探索中華文化經典的情感世界與思想內涵,領略經典文學傳世之美,拓展古今文化視野,培養清華學子的人文關懷。
本課程在白先勇先生帶領下,由多位教授以專題演講方式共同授課。一方面希望提供修課學生更多元的視角,從文學、歷史、美學、藝術、社會生活、現代科技與理論等各個層面探尋經典作品所展現的文化生命力;另一方面,則希望帶領同學細讀文本,回歸經典本身,結合當代思維,深度理解文學蘊含的審美情趣、生命體悟與共同情感。
本課程以主題規劃進度,每一次上課如同專題演講,讓同學們可以藉由老師們融會貫通的引導,進入中華文化經典繁複優雅的大千世界。同時,為了讓同學們充分掌握並吸收上課內容,每次上課的演講結束後,將安排中文系博士班助教帶讀專題演講所涉及的相關片段,詳細為同學解釋文字義理,說明篇章內涵,讓即便是從未接觸過相關經典的同學,也可以藉由本次通識課的機會,一窺古典文學堂奧,享受經典閱讀的樂趣。對於曾經讀過相關經典的同學來說,則可以藉由學者專家教授們多年潛心研究的心得,重新發現經典之所以值得一讀再讀的精采。
指定用書
Textbook
♠ | 每位授課教師講授1~2週。以下各週進度為課程講授方向。具體講題以及 |
| 每週閱讀篇章將於開學前正式公布。 |
♠ | 注意 ♠ 白先勇教授2/24、3/3兩次講課將於台積館孫運璿演講廳舉行, |
| 蔡英俊教授6/16講課於旺宏館國際會議廳舉行。 |
| 其他課程場次則於人社講堂進行。 |
教學進度
Syllabus
【第1週 / 2月24日】
♠ | 白先勇教授:中華文藝復興——以崑曲復興運動為例 |
| 蔡英俊教授主持 |
| |
【第2週 / 3月3日】
♠ | 白先勇教授:牡丹亭—晚明的一座文化高峰 |
| 蔡英俊教授主持 |
| |
【第3週 / 3月10日】
♠ | 陳義芝教授:千年之風,我歌我哭——《詩經》的現代共鳴 |
| 楊佳嫻副教授主持。 |
| |
【第4週 / 3月17日】
♠ | 李豐楙教授:非常之象——《楚辭》的神話文化 |
| 羅仕龍副教授主持。 |
| |
【第5週 / 3月24日】
♠ | 辛意雲教授:自我生命主體的建立 |
| 楊佳嫻副教授主持。 |
| |
【第6週 / 3月31日】
♠ | 林啟屏教授:窮與通——《論語》的安身立命之道 |
| 羅仕龍副教授主持。 |
| |
【第7週 / 4月7日】
♠ | 楊儒賓教授:莊子與匠人精神 |
| 楊佳嫻副教授主持。 |
| |
【第8週 / 4月14日】
♠ | 辛意雲教授:大菩薩行 |
| 羅仕龍副教授主持。 |
| |
【第9週 / 4月21日】
♠ | 楊照教授:一個人的歷史世界——司馬遷與《史記》 |
| 楊佳嫻副教授主持。 |
| |
【第10週 / 4月28日】
♠ | 張淑香教授:盛唐最高音——詩的活力 |
| 羅仕龍副教授主持。 |
| |
【第11週 / 5月5日】
♠ | 劉少雄教授:如何定風波——東坡詞開拓的人生意境 |
| 楊佳嫻副教授主持。 |
| |
♠ | 劉瓊云教授:形塑《西遊記》——遊戲、變形、智慧的失落與追尋 |
| 羅仕龍副教授主持。 |
| |
【第13週 / 5月19日】
♠ | 廖玉蕙教授:《聊齋誌異》的前世今生 |
| 楊佳嫻副教授主持。 |
| |
【第14週 / 5月26日】
♠ | 張曼娟教授:她們的罪與美──奇豔百態的寄生花《金瓶梅》 |
| 羅仕龍副教授主持。 |
| |
【第15週 / 6月2日】
♠ | 胡曉真教授:女子聯考放金榜──才女文化下的《鏡花緣》 |
| 楊佳嫻副教授主持。 |
| |
【第16週 / 6月9日】
♠ | 潘少瑜教授:福爾摩斯到中國──《老殘遊記》的偵探敘事與國族寓言 |
| 羅仕龍副教授主持。 |
| |
【第17週 / 6月16日】
♠ | 蔡英俊教授:面向世界的中國古典文學經典 |
| 楊佳嫻副教授、羅仕龍副教授共同主持 |
| |
【第18週 / 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