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2 人文社會學群 中國文學系

古籍導讀

朱曉海 教授

中國文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教授 
香港大學哲學       博士
  
【榮譽】 國立清華大學80年傑出教學獎
【專長】 六朝文學與文學理論、先秦兩漢思想史 
【授課】 古籍導讀、文心雕龍、漢魏六朝文

News

最新公告

2023-09-26 9/13-12/27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4-文化的記憶與重建〡台灣篇,敬邀您的熱情參與!
2023-09-26 【學習無藩籬─把清大老師帶回家!】
2023-09-26 教師備課一定要知道3件事分享報導 !
2023-09-26 【創意小學堂– 動畫懶人包立馬打造您的動畫魂!】
2023-09-26 國外各MOOCS 平台分析調查!
2023-09-26 教師備課一定要知道3件事分享報導 ! (20221101)
2023-09-26 2022年清華大學首頁故事-清華大學周志遠教授團隊勇奪SCC世界超級電腦競賽總冠軍!
2023-09-26 【敬祝各位親愛的使用者們 :母親節愉快唷!】
2023-09-26 2023年程守慶教授最新著作【數學導論】!
2023-09-26 2023年|楊佳嫻教授最新著作《以脆弱冶金》
2023-09-26 恭喜! !!數學系高淑蓉教授〡榮獲2023年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獎!
2023-09-26 9/13-12/27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4-文化的記憶與重建〡台灣篇,敬邀您的熱情參與!
2023-08-31 【9/5(二)14:00-17:00開放式課程系統維護通知】
2023-08-30 程守慶教授複變數函數論課程!
2023-08-14 112學年度第2學期國立清華大學傑出教學助理獲獎名單!

Syllabus

課程大綱

學問講求累積。好比:高中生知道十三經、二十四史的書名,即可;大學生到畢業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十三經、四史傳世最權威的註解者姓名,以及有關這些書籍體制方面的一些重要常識...
 
  

課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這門課在其它各校中文系都是必修課,本系因特殊狀況,才改為選修。對於有志中學任教者,修過這門課固然是教育部方面的要求;對於意圖報考其他學校中文研究所的同學來說,恐怕也是不可或缺的。 

    學問講求累積。好比:高中生知道十三經、二十四史的書名,即可;大學生到畢業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十三經、四史傳世最權威的註解者姓名,以及有關這些書籍體制方面的一些重要常識,豈有愈走愈回頭的道理?十年前,一位剛從外校考進本系碩士班的同學發現:本校大學部出身的同學連黃季剛是誰都不知道,居然還有人問:顧頡剛是哪個朝代的人,她懷疑自己是否走錯地方了。由此可見本系同學古典素養之貧瘠。本課程不好高騖遠,只希望能將經、史、子、集四方面最普通的常識告訴大家。
 
   作學問最怕「陋」。問題意識是隨著素養而來,素養愈單薄,愈看不出問題;或自以為是問題,不知前人早已解決到某一程度了;或者雖然尚待解決,處理時卻缺乏廣度與深度。當好不容易有了一個不錯的問題,想處理時,卻不知道要參考哪些書;或雖知道,因為外行,集大成的書未用,用的是二三流的作品;即便知道該用哪本書,卻因不懂書籍撰寫的體例,工夫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一般認為這門課是介紹性課程,所以都開設在大一。這恐怕犯了形式主義的謬誤。因為從實際學習 結果而言,最好先已經在其他課堂上零星知道一些人名、書名,實際讀過一點古人註解的古籍,再 透過這門課統貫、整理、補充、解說,才較能加深印象,不至流於死背,過後即忘。
 
 
   
指定用書
Textbooks
張蓓蓓,《認識國學》臺北:臺灣書店,2000
以這門課而言,依個人淺見,這本是目前最實用、說解清楚的大學用書,可對一

基本古籍的內容有概括的認識。同學要自行閱讀!
因講授重點有異,課堂上將僅撮述這本書的要點。這本書略去的部分,課堂上將

予以補充,或加強說明。

 
 
  
參考書籍
References  
   市面上一般這方面的書如:
♠  屈萬里,《古籍導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羅聯添, 《國學導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0)
邱燮友等,《國學導讀》(臺北:三民書局,1993)等
  大致都可參看。一些過時、不足之處,課堂上會提出,也歡迎同學主動問及。
   
 
   
 
教學方式-單方面講授
Teaching Method   
講授時,會拿一些文獻實物為例說明,以免說了半天,還說不清楚。另外,希望 

同學利用圖書館,自己動手翻撿現代書局影印的古籍,以加深學習的印象。




這門課的內容是許多零星的人名、書名、術語、概念累積成的,這些知識必須都刻在腦海裡,成為學習生活的一部份。如同要辦場舞會,需要準備哪些東西,馬上就浮現腦海,不待臨時上網站搜尋或向他人問計。如此,才能稱之為素養,因此,記憶是最要緊的。因此,不要高估自己的才能,上课一定得記筆記。

 
   

 
 
教學進度
Syllabus 
    由於經部的問题特别多,所以大概要到其中之後,方能將這些部分結束。史部、子部必知,却來不及講的部分,會以講義代替。以過往的經驗,集部幾乎無時間碰觸,好在指定課本的這部分相當簡明,涵蓋面也夠充分。 

    知識與研究憑藉應該與時俱進,所以將隨著講授的部分,介紹與傳世古籍密切相關,且有重大意義 的近世出土文獻。好比馬王堆、雙古堆的《周易》與今本《周易》有頗多差異;銀雀山出土前所未見的兵書,證實《漢志》所云,《吳孫子兵法》之外確實有《齊孫子兵法》;前些年自海外購回、贈與 北京清華大學的一批簡中赫然見到失傳二千年的《尚書‧說命》,可愈發坐實所謂古文《尚書》多出的部分乃偽造,一掃近年為之辯枉的謬論。 
 

 

Keyword

關鍵字

  • 古籍導讀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Works
  • 春秋五傳Spring and Autumn Five pass
  • 論語The Analects
  • 二十四史Twenty-four history
  • 史記Historical Records
  • 漢書Chinese book
  • 後漢書Later Han
  • 通鑑Tongjian

Teachers

朱曉海 教授

Social Share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