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 教授
英國雪菲爾(Sheffield)大學民族音樂學 博士
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碩士
【經歷】 | 台灣音樂家(研究、創作與推展) |
2002國立清華大學90學年度傑出教學獎 2004第十一屆全球華人藝術文化薪傳獎 | |
【授課】 | 民族音樂學、台灣民謠與文化、 台灣歌謠發史及台灣歌謠創作 |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 教授
英國雪菲爾(Sheffield)大學民族音樂學 博士
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碩士
【經歷】 | 台灣音樂家(研究、創作與推展) |
2002國立清華大學90學年度傑出教學獎 2004第十一屆全球華人藝術文化薪傳獎 | |
【授課】 | 民族音樂學、台灣民謠與文化、 台灣歌謠發史及台灣歌謠創作 |
本課程以台灣傳統民謠(包括原住民、福佬及客家等三大系統)及具有本土音樂元素的創作歌曲為基本素材以福佬系為主,探討其背後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與內涵 ─ 包括風土民俗、政經活動、社會現象、歷史經驗、思想信仰、語言關聯及文學藝術等。
【課程說明】
本課程以台灣傳統民謠(包括原住民、福佬及客家等三大系統)及具有本土音樂元素的創作歌曲為基本素材以福佬系為主,探討其背後所反映的文化背景與內涵 ─ 包括風土民俗、政經活動、社會現象、歷史經驗、思想信仰、語言關聯及文學藝術等。
整個課程雖以嚴謹的態度來進行,但寓教於樂,讓學生從優美的旋律與雋永的歌曲中,感受文化的意義和特質。也讓學生回顧先民走過的歷史軌跡,吸收老祖先的養份,以走出健康而正確的未來。
【指定用書】
本課程並無教科書,由教師編撰講義。
【參考書籍】
楊兆禎《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育英出版社,1974。 |
吳瀛濤《台灣民俗》,眾文圖書公司,1977.9。 |
呂炳川《呂炳川音樂論述集》,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
簡上仁《台灣音樂之旅》,省政府新聞處,1983.6。(眾文書局,1992.9,二版)。 |
許常惠《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樂韻出版社,1986.2。 |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9。 |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時報文化,1994。 |
翁嘉銘《迷迷之音》,萬象圖書公司,1996。 |
陳郁秀主編《台灣音樂閱讀》,玉山社出版公司,1997.8。 |
陳郁秀主編《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白鷺鷥文教基金會,1997.11。 |
曾慧佳《後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桂冠圖書公司,1998.12。簡上仁《台灣民謠》,簡上仁《台灣音樂之旅》,自立晚報出版部,1988.6。 |
簡上仁《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自立晚報出版部,1991.9。 |
簡上仁《台灣的囝仔歌》,自立晚報出版部,1996.5(二版一刷)。 |
簡上仁《台灣福佬系民謠 — 老祖先的台灣歌》,1998.7,漢光文化公司 |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稻鄉出版社,2000.8。 |
簡上仁《台灣福佬語語言聲調與歌曲曲調的關係及創作之研究》,眾文圖書公司,2001.2。 |
《Voices of Eternal Spring: A study of the Hingcun diau Song Family and Other Folk Songs of the Hingcun Area, Taiwan》,Department of music, University of Sheffield,博士論文,2008。 |
簡上仁《綠島民間歌謠》,台東縣政府,2009。 |
【教學方式】
1.講述: | 由老師依講義所設計的順序,講授詳細內容。 |
2.教唱: | 先由老師示範演唱再由學生習唱,讓學生從歌唱中感受歌曲的情境。 |
3.賞析: | 運用DVD、CD等影音作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
【課程進度】
首先建立正確的台灣歌謠及文化的定義;再從各種不同的文化主題為重心,以歌謠為例,來探討歌謠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課程的進度如下:
講 次 | 課 程 內 容 之 主 題 |
第1講 | 台灣歌謠的定義 |
第2講 | 台灣歌謠的範疇 |
第3講 | 台灣歌謠與文化的關聯(縱的觀察) |
第4講 | 台灣歌謠與文化的關聯(縱的觀察) |
第5講 | 歌謠中的台灣生命力 |
第6講 | 台灣歌謠與語言音調 |
第7講 | 台灣歌謠中的文學特質 |
第8講 | 台灣兒歌素描 |
第9講 | 台灣歌謠中的女人一生 |
第10講 | 台灣歌謠中的歷史腳步聲(3-1) |
第11講 | 台灣歌謠中的歷史腳步聲(3-2) |
第12講 | 台灣歌謠中的歷史腳步聲(3-3) |
第13講 | 台灣歌謠中的民俗節慶 |
第14講 | 台灣歌謠與族群融合(2-1) |
第15講 | 台灣歌謠與族群融合(2-2) |
第16講 | 從台灣民謠到歌仔戲的發展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