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特聘教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子工程博士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主任秘書 |
國立清華大學92、88、100校傑出教學獎 | |
【網站】 | http://nes.site.nthu.edu.tw/p/412-1356-10566-1.php |
【授課】 | 熱力學、能源核電與輻射、當代科技爭議、核工原理、工程 |
與系統科學概論 | |
【專長】 | 爐心熱流、核能系統、可靠度評估、雙相流、電腦模擬計算 |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主任秘書 |
國立清華大學92、88、100校傑出教學獎 | |
【網站】 | http://nes.site.nthu.edu.tw/p/412-1356-10566-1.php |
【授課】 | 熱力學、能源核電與輻射、當代科技爭議、核工原理、工程 |
與系統科學概論 | |
【專長】 | 爐心熱流、核能系統、可靠度評估、雙相流、電腦模擬計算 |
一、課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
人類應不應該繼續使用核能發電,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在國內,是否應該興建核四廠已經爭議了近二十年,核四成了政治的圖騰,成為政黨興衰與個人意志力的象徵。民進黨執政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宣佈停建核四,接著在在野黨的脅迫下,恢復核四的興建,一停一續之間,衝擊了人們對執政黨的信心,成為造成經濟衰退的最後一根壓死駱駝的稻草。林義雄先生對核四公投的堅持,也直接的促成了公投法的通過。為了對環保團體有所交待,張俊雄院長在宣佈核四復工時,同時聲稱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七年來,未見政府依程序,將”非核家園”列為正式之國家政策。 2003年,國際化石燃料價格開始飆漲;2005年2月,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生效;已開發國家開始積極尋求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產生大規模動力的能源。核能發電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影響,以及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兩項重要特質,重新獲得該有的重視。 核能發電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貯存方便;核能發電成本中,燃料成本所佔的比例較低,故其發電成本較穩定,不易受到國際燃料價格的飆漲影響而有大幅度的波動。因此,能源依賴進口國家均將核能視為準自產能源。台灣超過99%的能源依賴進口。 核能發電能減少產生二氧化碳,行政院第二十五次科技顧問會議(94年4月22~23日)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莫里茲博士明白的指出:「如果在考慮二氧化碳減量時,不考慮核能,及無法為這個問題找到解決方案(If you exclude nuclear power from the solution, there is no solution)」。世界各主要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俄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都認同此項看法,也都以核能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工具。三年前,馬總統剛接掌政權時,經濟部發表之「能源安全策略報告」 中,擬定二氧化碳減量目標為「於2016至2020年回到2008年排放 量,並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2000年的排放量為214.5百萬噸。馬總統5月19日在台南大學和近300名大學生座談,274名學生支持減碳優先,只有11名學生認為廢核優先。 全力發展再生能源是無悔的政策,但我們必須認知下面的現實。再生能源最大的問題為能量密度非常低,需有廣大的土地面積來收集。台灣人口占世界之0.3%,土地面積僅占世界之0.06%,而我們的能源消耗為全球之1%,以單位國土面積耗能來說,台灣排名世界第一,是美國的10倍、日本的近2倍、德國的近3倍、荷蘭的1.3倍。 |
二、參考書籍 (References) |
Richard Wolfson, "Nuclear choice, a Citizen Guide to Nuclear Technology,", The MIT Press, 1993 |
李敏、黃四昌”核能電廠安全及輻射防護” |
科學月刊 2011 二月號, 四月號, 五月號 數篇介紹核能,日本福島核子事故的文章 |
三、教學方式 (Teaching Method) |
課堂講授,問題討論及電廠參觀(尚不確定,待安排) |
四、教學進度 (Syllabus) |
能 源 4小時 |
核能發電基本知識介紹 10小時 |
核能發電簡史與現況 |
核能發電原理 |
核電廠安全設計 |
重大核電廠事故回顧 |
輻射與輻射防護 8小時 |
輻射與物質作用 |
輻射劑量與生物效應 |
重大輻射安全事件回顧 |
核廢料 4小時 |
低階核廢棄物 |
使用過核燃料與高階核廢棄物 |
核能發電爭議 4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