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地位,明代中葉以後,才漸為學人注意。此後地位一路扶搖直上,不僅國內中文系早已 視 為科班出身必讀之作,國外漢學界也極表推崇,施友忠先生的英譯本三十年前已問世。
【課程簡述】
Brief course description
《文心雕龍》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地位,明代中葉以後,才漸為學人注意。此後地位一路扶搖直上,不僅國內中文系早已 視 為科班出身必讀之作,國外漢學界也極表推崇,施友忠先生的英譯本三十年前已問世。該書之所以被看重,主要是因為 論 題涉及面較為完整,表述體制相當規格化,與傳統文論頗有差異,在西潮孕育的尺度下,似乎是中國較拿得出手的一本 文 論專著(鍾嶸《詩品》雖也是專著,但討論範圍限於詩)。 因為它是本文論,書中當然會提到許多在它之前的作家及作品,加以受到當時的表述習尚影響,全書都採取駢儷句式, 並 經常會溶用古書中的詞句,對於不熟悉齊、梁以前作品及六朝表述習慣的人而言,閱讀時,似乎有不少語言障礙,其 實, 多讀幾篇之後,會發現字面理解並不困難。真正難懂的在那些語詞真正指涉的意思。 不管它的見解是否高明,要想對中古文學有基礎認識,《文選》與《文心雕龍》是必讀的兩本書,因為它們都具有總匯 的 特質。可是本系一直未正式開設,實在愧對同學,因此,重理舊業,彌補這缺憾。
【課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文心雕龍》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地位,明代中葉以後,才漸為學人注意。此後地位一路扶搖直上,不僅國內中文系早已視為科班出身必讀之作,國外漢學界也極表推崇,施友忠先生的英譯本三十年前已問世。該書之所以被看重,主要是因為論題涉及面較為完整,表述體制相當規格化,與傳統文論頗有差異,在西潮孕育的尺度下,似乎是中國較拿得出手的一本文論專著(鍾嶸《詩品》雖也是專著,但討論範圍限於詩)。
因為它是本文論,書中當然會提到許多在它之前的作家及作品,加以受到當時的表述習尚影響,全書都採取駢儷句式,並經常會溶用古書中的詞句,對於不熟悉齊、梁以前作品及六朝表述習慣的人而言,閱讀時,似乎有不少語言障礙,其實,多讀幾篇之後,會發現字面理解並不困難。真正難懂的在那些語詞真正指涉的意思。不管它的見解是否高明,要想對中古文學有基礎認識,《文選》與《文心雕龍》是必讀的兩本書,因為它們都具有總匯的特質。
【指定用書/參考書籍】
Text Books/References
1. |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
| 如果該書局已絕版,可考慮文海出版社是否還有存貨。 |
2. | 詹瑛,《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
| 這本書將九零年代前有關的研究成果都蒐集入內,替讀者節省許多蒐羅的工夫。 |
3. |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
| 這本書意圖擺落傳統研究模式,純就理論層面探究,並不理想。 |
| *後兩本書人社院圖書館都有! |
【教學方式】
Teaching Method
單方面講授。所選各篇不一定從頭到尾講完,如此才可能在有限的一學期中盡量將該書重點大致講到。
因此,同學務必將教員提到、但未講的部分自行根據註解,仔細閱讀。另外,講某一篇時,會參看該書相關部分,以便令其論點清晰,如果有時間,也會參看六朝(特別是齊、梁時期)其他人的文論,作為對照。
【教學進度】
Syllabus
首先結合《梁書‧劉勰傳》講〈序志〉,然後就從該書開頭、也是他文論的基點:〈原道〉、〈徵聖〉、〈宗經〉、〈辨騷〉講解。再下去,進入該書下半,〈體性〉、〈定勢〉、〈通變〉、〈情采〉、〈知音〉是必講的部分。〈養氣〉、〈總術〉〈時序〉、〈詮賦〉、〈神思〉當中的部分段落,如果時間許可,也會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