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 博士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100傑出教學獎 |
【授課】 | 心理學與現代生活、社會心理學與學習、質性研究、社會 |
心理學、學習與動機專題 | |
【專長】 | 社會心理學、學習與動機、道德心理學、心理學知識論 |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100傑出教學獎 |
【授課】 | 心理學與現代生活、社會心理學與學習、質性研究、社會 |
心理學、學習與動機專題 | |
【專長】 | 社會心理學、學習與動機、道德心理學、心理學知識論 |
課程說明
Course Description
社會心理學是探討人們如何知覺與認識社會世界、如何進行人際互動,以及社會情境之影響的學科。本課程之主要目的在於使同學:(1)瞭解社會心理學關心的基本議題,並瞭解重要的理論和概念。(2)思考與討論相關社會現象與經驗。
指定用書
Text Books
《社會心理學》,揚智出版社 (tel: 02-8662-6826)。
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原著。
參考用書
References
《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Philip Zimbardo著。孫佩妏、陳雅馨譯。商周出版社。 |
《電醒世界的人》(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 The Life and Legacy of Stanley Milgram)。Thomas Blass著。黃澤洋譯。遠流出版社。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桂冠出版社。 |
《囚犯的兩難》(Prisoner’s Dilemma:John von Neumann, Game Theory, and the Puzzle of the Bomb)。William Poundstone著。葉家興譯。左岸文化。 |
《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Dan Ariely著。周宜芳、林麗冠、郭貞伶譯。天下文化。 |
《錯不在我?》(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s,and hurtful acts.)。Carol Tavris & Elliot Aronson 著。潘敏譯。繆思出版社。 |
教學方式
Teaching Method
課堂講授、影片觀賞、參與討論
教學進度
Syllabus
1. | 社會心理學簡介 |
2. | 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 |
3. | 社會認知:我們如何建構社會世界 |
4. | 自我瞭解:我是什麼樣的人? |
5. | 社會知覺:我們如何瞭解他人 |
6. | 認知失調:國王的新衣? |
7. | 態度形成與改變:廣告的威力 |
8. | 從眾與服從:好人也會做出壞事? |
9. | 團體歷程: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
10. | 歧視與偏見 |
11. | 親密關係:愛情有什麼道理 |
12. | 助人與利他行為:助人為快樂之本? |
13. | 攻擊與暴力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