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學發表於- 2010 10 5(.) 19:56

想請問教授:

我曾聽別人說資本主義的社會是"者越貧,富者越富",教授覺得呢?

如果真是如此,那是否會因為近來貧富差距急遽拉大,而造成台灣資本主義

走向共產方向,如同中國大陸為了經濟而開放市場走向資本主義呢??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5(.) 20:18

是的,我今天已經提到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這在資本主義制度中是無法避免的。下我會專講這一塊的問題。

但是,貧富差距擴大是否會造成共產主義的走向,答案是當然不會。因為這世界從來也沒有過施行共產主義經驗的國家,北韓或古巴也只能稱為社會主義或獨裁政權,因為在馬克斯共產社會中,國家或政府已經不存在,因為它被認為是壓迫人們的工具,已自然消亡。

你的問題應該是問會不會有類似社會主義的政策被導入資本主義制度中(就像20世紀初到中葉的歐洲各國一樣),以減緩資本主義貧富差距惡化的趨勢,這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要達到如何的程度,則要看這個國家的無產者或一般平民是否有團結的力量,推動改革,給政府很大壓力,以改善社會中不公不義的情況。否則是很不容易改善的。

我今天提到北歐的情況就是一個優質的例子。

 

李同學發表於- 2010 10 5(.) 20:38

    近年來台灣的選舉漸漸成為了有錢人的專利,而且兩黨政治使得我們在選舉時只能聽到兩種聲音,其他較為弱勢的意見難以發聲,候選人們也常常以發放福利金之類缺乏建設性的政策來搏選票,請問教授:該如何打開一個空間讓真正有遠見的想法能被當局者所看見,甚至被採納。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6(.) 23:58

台灣目前受制於三個議題,這三議題都非常重要,但都無法處理或改善。統獨議題、貧富議題以及媒體商業世俗化的議題。

過去台灣走一個社區營造或社區主義的意識發展,在90年代中,它是用來試圖處理上述統獨紛爭的一種折衷。為甚麼說是折衷呢?因為它強調每個人不管國家認同為何,都應該認同它所居之社區。這種意識,統獨雙方大致不會反對,在社區主義之交集下,有些生活世界的事是可以獲得共識的。但後來社區營造依舊還是受到政治力的涉入。

至於貧富問題,就很難討論,因為它需要有各種指標來判斷何種措施是符合正義,這種指標也難有共識。你看這次基本工資提高為600元,勞資雙方都很不滿。合理的指標或判往往牽涉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與勞資的實力。台灣缺少社會主義傳統,所以勞工一向吃虧。另外,媒體世俗化與商業化是資本主義下的共同問題。

我覺得這幾年所謂一般市民的聲音與力量,比諸過去是有進步了。例如政府措施失當,就會有批判聲音出現,無論在行政、立法、司法等方面。但主要都是隨機式的,並不持久。這樣當然是不足的。所以,許多政府部門或財團都已知道學會避(與論)風頭。等風頭過了,問題依舊。

所以,按照過去歐美經驗,公民必須學會支持某些民間監督團體的組織與作為,例如,消費者協會、生態保護組織、媒體監督組織或國會監督組織等,這些組織,首先要避免政黨勢力介入。久之,它獲得捐款並建立公信力,它們就會持續提供專業與可信的分析與數據,供民眾獲知更多元的聲音。我自己目前以捐款方式支持她們,當然最好行有餘力,自己也可以介入。透過日常的、持續的方式關注,所謂弱勢民眾是很難被照顧的,畢竟權利要靠自己爭取,古今同然

 

江同學發表於- 2010 10 6(.) 00:49

老師你好,在10/5號的課程之中,老師有在對學生提問的回答中談到台灣目前所缺乏的是一個獨立的公共領域,因此我將這句話解讀成台灣目前絕大多數的公共領域都受到某些力量左右。

而如果我對這句話的解讀並沒有錯誤的話,我想請問的問題是:在這種媒體環境、社會環境之下,『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話只是個過於理想的口號,還是說真有某種管道能讓多數選民都看見所謂的真實呢?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7(.) 00:17

上面的回應可以參考。

另外,掌握議題與話語就是一種權力。所以有權勢者莫不重視。因此,所謂公共領域是有某些基本要件的。包括自由、平等與開放的氛圍等等,如果一個被操控的論壇是不能被稱為公共領域的。所以,政黨財團也可以有聲音,但是,其他聲音也應該有它的位置,不能被權與錢壓制或收買。

一般而言,真相只有一個,但是事實卻有許多。因為,每人所見不同,所以各種聲音都應被尊重與考量或納入決策。因此,應該不必在乎所謂真相,而是這社會有沒有理性的多元聲音可以自由發聲、討論。

例如,公視的角色在許多國家就扮演這種多元言論的角色,而政黨不得介入(台灣還做不到,你看現在亂成這樣子,政黨角力不斷)。如果這個社會夠成熟,它的經費來源除了政府必須投注之外,民間的捐款也很重要,後者越多,代表這個公民社會也越為成熟。

       

蟻同學發表於- 2010 10 6(.) 18:46

我想請問教授:

在馬克思所謂的共產主義最後兩個階段是無產階級專政,再來就是取消政府的存在,但我想問一下教授就是共產主義中所描繪的天堂跟無政府主義所追求的最終目標的差別在哪裡? 而如果沒有一個專門領導大眾的政府,共產主義的最終階段的資源究竟要如何分配才會達成一個最佳化的結果?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8(.) 20:47

在從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在往共產主義的進程中,國家或政府自然消亡。在社會主義階段時,政府還存在,因為它要接管資本主義的運作以取代私人及資本家。

在共產主義世界中人的道德是很高的,你還記得盧梭說,私有財產才是人類罪孽的淵藪。這也是馬克思所認為的。所以既然沒有私有財產,人就沒有貪婪也不需要。所以人只是為了基本需要而生產,而不是累積財富或提高消費水準等等。你會有最佳化分配概念,都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階段的思想。當然,這樣的世界,在我們現在看來已是不可及的夢想。

另外,無政府主義有許多派別,你可以上網察看。有的社會主義傾向、有的是自由主義的。也就是說,有些與共產主義類似,有些卻仍主張資本主義的機制。但基本上它的共通點是強調人與人之互助,不需要國家或政府之管理與控制。有些並有點類似老子的思想。黨國元老吳稚暉就是無政府主義倡導者,他留法回國後還曾在樹上大便逍遙,如鳥一樣自由自在。

       

陳同學發表於- 2010 10 7(.) 09:57

其實對於社會主義我想了解更透徹一點

以前歷史課本提到過費邊.烏托邦主義他們都屬社會主義

但其中的分別到底是什麼,

而其又與共產主義之間的差異

除了激進與否之外還有什麼?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8(.) 20:51

維基百科有較多介紹。

老師不是吝嗇,因為你的問題幾乎是一門課的內容。

你先看維基網路百科,有問題可以再找我討論。我下兩次演講也會再提到。

       

鄭同學發表於- 2010 10 7(.) 19:38

約翰˙彌勒 強調個人思想,言論的自由,但也承繼共和主義中的一些觀概念。可以說是克與盧梭思想的融合,也提出代議制度的方式來監督或控制政府。 他主張的概念感覺跟我們目前的社會制度很接近,同時主張保障自由和政府有限的限制自由。是不是他提出的思想成為當今大部分民主社會的主流呢?

還有,在當今資本社會裡,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必然發生的事情。政府也採取累進稅率的原則向人民收稅,藉此試著減緩貧富差距的擴張;但是,就歷史看來,貧富差距似乎沒有減緩很多,反而越來越大。問題是出在哪裡?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8(.) 21:00

你說的沒錯,彌勒的主張已是今日資本主義民主的大致原型了。下星期我會再提到羅爾斯(John Rawls)的思想那就更細緻了。

貧富差距擴大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思的分析是獨到與正確的。因為現代資本主義不是為了需要而生產,而是為了資本累積而生產。資本家還會壟斷生產技術或通路等等。所以富者愈富,光靠稅制都沒有辦法。加上當代科學與技術結合,高科技產品之利潤超乎想像,比起農產品來說,所以累積就更快了。

但是政府的正義角色相對而言卻越見微弱,因為它要維持政權需要資本家他們支持,同時加上國際競爭,也需要他們。

       

陳同學發表於- 2010 10 8(.) 22:30

        不好意思,教授。我想請問什麼是工團主義。另外,從資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我們總是看到這兩階級的對立,您上課提及北歐是由資產階級和工農連合來成就公民三權,他們是如何聯合的?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1(.) 13:12

工團主義流派與共產主義主張有關聯,但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在背景上,們都是面對資本主義畸形發展的問題而提出理論與行動綱領。但在作法上並不相同。共產主義有世界革命以及組織共產黨推動世界革命的作法,工團主義則偏在一國之內解決問題,雖然他們也有國際組織聯盟。

以下由维基百科節錄重點,可以參考:

『無政府工團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工人團結、直接行動和工人自治。工人團結意指無政府工團主義認為所有工人,無論性別或族群,對於上司、老闆是站在相似的立場(階級意識)。此外,這表示在資本主義制度中,工人為老闆所造成的任何利潤或損失最終將會影響到所有員工。因此,為了解放自己,所有工人在階級衝突中必須相互支持。無政府工團主義者認為只有直接行動能讓工人解放自己。而且,無政府工團主義者認為工人組織(對抗薪資制度的組織,在無政府工團主義理論裡,將成為新社會的基礎)必須自我管理。工人不應有老闆或「企業經紀人」(Business agent)的存在,所有會影響到他們的決策應由他們自己制定。』

上面的意思是工廠內部沒有管理與被管理階層之分,所以工人必須自我自治與管理。資本主義在面對這激進主張時,會以企業民主(董事會成員多元化,包括少比例的勞工代表,北歐實施最盛,台灣幾乎是零)與資本大眾化(即發行股票,讓老闆表面上成為無數的投資者,實際上還是可以操控)因應。所以實際上工團主義要達到推翻資本主義體制(資本家與工人身分)的主張十分困難,所以只能稱為非主流之意識。南斯拉夫以前曾經推行過,一般公民有三種票投票權,一票是政治的,一票是社會的,另一票是屬於經濟的,也就是在工作場所中的勞工身分,選舉出三類代表組織中央政府。其它落實的例子,鳳毛麟角。

至於北歐,資本家與勞工對立緩和、願意妥協,必需有幾個背景才能成立。我認為有幾個因素,一、在二十世紀初相對於中歐,它的工業化程度尚未深,資本家勢頭不強,貧富與階級對立刻畫不如英法德嚴重,二、君主受人民愛戴,具有調合之利,三、這些國家都有外患,尤其鄰國蘇聯。這些因素或許使得他們在勞資發展過程中,緩和過渡。至於詳細內容必須看他們的歷史,我僅是做結構的分析。

       

張同學發表於- 2010 10 9(.) 00:53

老師在課堂討論國家是誰的

說到台灣很不民主因為很多建設跟計劃人民都無法參與討論

可是就算人民享有參與權,我想台灣的人民還是不夠積極

所以我認為並不是台灣不民主 而是人民自己不夠積極吧?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1(.) 13:24

民主之意就是人民做主,人民意願不強,權力即會旁落,任何個人及組織掌握權力若無監督,必會腐化。所以社會組織與機制對國家政府的監督或者親為,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些例子太多,不勝枚舉。

所以人民不夠積極,就是權力必為少數人掌握,而權力濫用與腐化必隨之而生,致人民權益、自由與權利皆受影響。因此,民主不是自然景觀而是花園,必須時時照顧,否則野草叢生,立可待也

       

賴同學發表於- 2010 10 9(.) 01:35

        在台灣討論政治議題時,常會受到意識形態所左右。一個可從各個角度切入並分析利弊的政治或社會問題(如前陣子的集會遊行法),常常被單純化成泛藍或泛綠兩個面相,而許多人往往只因為議題是否對所支持的政黨有利而選擇支持或反對,而不試圖利用其他面向切入,如社會公平正義等較崇高的價值。我想請問老師,這種現象是否在國外一樣常見?若不是,是因為何種民族性或社會背景,才造成台灣的這種社會現象?另外我想請問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否能減低這種理盲現象的發生?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1(.) 13:53

在談民主時,我們習慣談理性,其實,情緒才是關鍵。

台灣對過去歷史傷痕處理的不善,導致怨恨之心理未除;對於與中國統一或獨立的狀況未明,導致國內相互猜忌與恐懼之情,似如夢

上述這些新哩,是對立主因。各國若有類似問題,亦會導致如此結果。這跟教育程度無關,而理性常常是用以合理化這些情緒的工具。

       

陳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0(.) 19:06

        我想問一下教授,關於國家是誰的這個議題.

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多半是看該國家的經濟實力及軍事力

而國家大部份的經濟實力是由少數的企業支撐

因此國家的政策經常朝特定財團靠攏,

(:韓國特意扶植LG,台灣刻意朝高科技產業發展)

絕大部分的人都被犧牲了

(如前陣子設廠的問題,或我家附近去年也被列發展預定地)

所以我是否可以下結論國家.民主似乎跟經濟實力有相當大的關係?

又是否民主是不是與資本主義已經糾纏不清了?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1(.) 13:59

民主制度中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公平與正義的價值。因為,民主意味著人人等值。

但是公平與正義的獲取代價甚高,它必須靠行動參與妥協共識。當代國家政府與資本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因此,我才說NGO組織特別重要。因為它可以從公平正義角度分析(弱勢者之言論都是比較傾向正義的)各種問題與政府之作為。這次苗栗竹南大埔圈地事件,靠的就是環境的NGO不斷發聲,政府才退縮或修正。

       

葉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0(.) 21:11

老師你好:

媒體存在的目的應該是幫忙監督政府以及傳播正確的觀念,

但現在似乎只是不斷的炒作八卦以及大家無止盡的謾罵互批,借此博版面,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似乎就是我們人民的偏好,面對進步的現代,大家卻不是用正確的態度,那如何才能在公民之中建立起真確的觀念呢?有沒有可能建立一個超脫黨派的組織來正確傳播訊息?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1(.) 14:14

現在媒體靠的是商業化運作,所以他常會訴諸人的底層情慾與衝動,分析性越來越少。商業文明的庸俗化你在此可以看的清楚。

超黨派的媒體很困難,在台灣誰能提供資金維持運作呢?提供者當然希望這各媒體為他(立場、想法或利益)說話。同時,我也認為,在現代社會沒有所謂「正確傳播」這件事,為何?因為你獨斷認為自己正確時,可能就不正確了。開放的社會,我們應該容忍各種言論存在。如果各種言論不被壓制,我們就讓各種言論競逐支持,縱使驚世駭俗言論也無妨。

一個社會都有能力自我療與調整,因此正確與否並不重要,就像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一樣。有時這些「錯」還是未來「對」的基礎。所以,我的想法還是認為,一個健全的社會還是應該依恃有行動力的公民身上。這些人越多,社會的反省與理性程度就會增加。

       

許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0(.) 23:16

老師您好:

      您上課有說到,台灣是屬於用民族來構成的社會,可是我有問題,台灣真正有一個融合的民族嗎?我們和中國大陸是同個族群嗎?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說對岸和我們是同個民族?或是又以種族來說的話,全球華人都是一個種族,這樣我們也能說他們是跟我們同樣社會的人嗎?台灣有客家人 本省人 外省人,我不認為他們可以因為民族而來構成這個社會,謝謝回答^^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1(.) 14:54

民族和種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種族是先天的,不可更易的;民族是後天的,是屬於政治性的語詞。

如果一個或數個種族、族群願意構成一個政治共同體,那就可合稱為一個民族。台灣有些人認為是屬於中華民族,有些不肯,反而認為台灣應組成一個民族。這是政治性的想像。新加坡以華人為主,但他們自稱為新加坡人,後稱就是民族,也是政治語詞。

       

謝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1(.) 10:01

        隨著現代社會進步速度加劇,人所要注意的事情變多。以致於對於政治、國家、自身權益的保證等事反而變的非常被動,導致部份人可以隨意的擺弄、操作,最後受傷害的還是我們自身的權益。像現今的貧富差距拉大,有錢人將房地產炒高等,應當是有立法途徑來遏止這現象,但社會卻被媒體、政客將這些主要的民生問題轉移走了,是否是我們的間接民主出現問題,如果是,有辦法將現今的民主變的更接近直接民主嗎?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1(.) 15:04

沒錯,這是議題主導權的問題。

至於間接民主體制是很難改變的,因為社會分工太細,政治成為專業。

直接民主作為輔助機制也不理想,如公投等。明天我會討論它,稍等。

 

葉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1(.) 20:44

請問教授:

    近代多個世界上較強勢的國家都是採用資本主義,相較之下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仍然是採取共產主義,是否代表著世界將會以資本主義的潮流走下去呢?又或者是資本主義是優越於共產主義呢?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3(.) 11:02

資本主義在私人利潤的動力驅使下,其生產力是無與倫比的。只要世界上還有利潤可得之處,它就會持續下去。除原料生產外,也包括高科技,也包括金融商品,而人類會搞出許多可以獲利的虛擬商品也是

另外,如果獲利的人類只居少數,它也會被挑戰或推翻。你說共產主義國家她們行共產主義(應該是社會主義),是從全球來看她們是被剝銷的,所以可以在其國內政治意識內取得多數人們認同。

但是目前這些國家也多走不下去啦,從20是紀中葉起,中國,古巴,南斯拉夫,緬甸,越南不都是行資本主義了?

所以資本主義還有一段日子要走。

       

林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1(.) 18:37

        自由主義一詞所談及的層面十分廣泛,上至政治,下至經濟,而立足點都

是在保護個人思想上。然而在充分自由風氣的社會下,人民應該只是專注

著自身利益,並且滿意這樣自由的社會,但是在台灣,卻時不時看見為了

爭取自身團體的利益而上街遊行。

所以我想請問老師,這到底是因為台灣還不夠自由,還是過於自由,又或者是貪婪人性使然?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3(.) 11:07

自由在政治層面是為防止權力濫用,在經濟領域是為保障私人經濟活動與財產。後者從另一方面而言,世俗地說,也是保障人的貪婪。

但是太過了,資本也會傷人,就如同權力一樣。人的世界是很困難治理的。

所以,20世紀中葉,新自由主義者就放棄了唯經濟自由是尚的防線了。本上課我已分析羅爾斯的說法。

       

王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1(.) 20:38

        我記得上次一位同學問的是不是民主主義就是最完美的型態了,老師回答說這並不一定,會一直改進改進的進步下去,但現在的民主主義,就以台灣來看,我覺得產生了很多問題,政黨的惡性攻擊,每從政的人好像都只是政客而非政治家,還有就像老師說的,一些鄉里的選舉,都是家族的操縱......諸如許多的問題,是不是永遠是個無解阿,還是只能靠教育慢慢改善,我覺得我們同儕間似乎普遍的不想碰觸政治.......台灣好黑暗的感覺 顆顆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3(.) 11:31

顆顆 ,顆顆,不要難過。

你看文學作品都在揭露人世的苦難,其事實如此是一點也不為過的。政治上也是沒有一治不復亂的,每時期都有困難讓人面對,世間不如此,英雄豪傑何用阿。

政治的問題主要在權力分配,民主問題主要在參與,如何透過良善的參與機制讓絕大多數的意見形成共識並納入體制是個永恆的課題,因為人類有劣根性,對權力無法自制。而沉默者只配忍受。

       

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1(.) 21:46

請問教授

關於理想的政治型態

您認為哪國家是可以效法的對象?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3(.) 11:47

好問題

我本來的答案是

天堂

但是這有些戲謔

應該這麼說

任何國家都有它獨特的文化歷史

這會型塑其獨特之思想價值與制度

所以很難比較

但如果以普自由民主價值而言

自由之家網站可以參考

http://www.freedomhouse.org/uploads/fiw10/FIW_2010_Tables_and_Graphs.pdf

       

羅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2(.) 00:50

老師您好:

老師上課有題到如今台灣的社會走向多半是被政治人物操控,政黨輪替的結果便是統治政策依照執政黨的理念進行,台灣的人民較多不積極參與政治問題(要不就是富有者多參與,貧窮者不聞不問)。請問教授這種社會現象在目前有什麼效果較顯著的方法可以馬上改善?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4(.) 18:51

我這介紹精英民主理論(熊彼得)就是在談這個現象。

其實,台灣政治人物也不是完全不照顧公平正義的問題。只是,其一,它們有時都會攪揉政黨的利益在其中,其次,許多方法都是急就章,很短視的作法,只為取得選票支持。

所以,我才強調公共領域與場域的重要性。許多問題,都必須深入研究與不斷討論追蹤。這需要獨立客觀的討論場域,這在台灣還很缺乏。

其實,公視還是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我們還是可以期待,在幾次政黨輪替之後。其他商業媒體就難了,它們以營利為主,傾向屍體加裸體。

       

郭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2(.) 00:59

教授我有問題想請教您

關於你回答同學問題裡提到

"種族是先天的,不可更易的;民族是後天的,是屬於政治性的語詞。"

"如果一個或數個種族、族群願意構成一個政治共同體,那就可合稱為一個民族。"

而在上課的投影片裡提到

"第二種是把民族視為一種特別的人民 其身分係屬於先天性的"

這兩段話裡面好像有矛盾

如果民族是由一個或數個種族構成的 那這樣第二種類型的身分就不是先天性的了 可以透過種族的加入成為其民族 來得到其公民資格 或退出其民族 喪失其公民資格

不知是不是我理解有誤...

懇請教授回答

 

發表於- 2010 10 12(.) 11:39

這次有多位同學對民族與種族的用法提出疑問,在此提出一些使用脈絡與定義的澄清。

許同學提到「上課有說到,台灣是屬於用民族來構成的社會」,這應該是老師要請同學判斷在三種民族/種族與公民資格關係的類型中臺灣屬於哪一類,而在主權個人、民族認同、文化的三種原則中,臺灣比較屬於第二類。而郭同學指出PPT中民族的身份係屬於先天性,是相對於第一類中個人的後天選擇而言,以德、義為例,在獨立建國運動的過程中指向的德意志民族、義大利民族儘管是被建構出來的,卻絕非憑空而來的,這在下面的定義說明會更清楚。

 

在社會學的基本分類中,至少會區分這三者的定義:

1.種族(race

2.民族(nation

3.族群(ethnic

 

摘要Raymond Williams《關鍵詞》一書:

Race

16世紀出現在英文中,早期用法包含四種意涵,(1)子孫後代,用法同早期的血統、家世;(2)一個種類的植物或動物;(3)生物的一般分類,如人種(human race);(4)從(1)引申或投射出一群人但又有(2)意涵,如the British race。當這些意涵變得重疊、混淆以後,當race指稱一種類別的群體時,可從追溯特定的特定子孫後代擴及社會、文化、民族的團體。

18世紀體質人類學追溯不同人種間的普遍差別,這項科學工作在19世紀與社會、政治思想及偏見糾纏不清,Gobineau的《人類不平等論》將比較語言學確立的雅利安語系(Aryan)轉移指涉特定種族團體「雅利安人種」,這種優越的純種的錯誤概念又受到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而這種強調天生的種族優越學說與政治(尤其是帝國主義)權勢互相影響。

race這個詞在現代社會、政治意涵裡的曖昧性是導致它產生負面影響的因素之一,這個詞語被用在貶抑種族分類中非我族類的不同群體,體質、文化與社會經濟的差異被採用、投射、概括化,這些差異往往界線不明,以至於不同方面的差異被「建構」出來相互代表或暗示其他方面的差異,由於差異不明而合理化了「偏見」。

 

Nation

13世紀末普遍使用,主要意涵指的是一個「族群」,而非「政治組織的群體」,要確定一個政治組織的現代主流意涵何時出現並不容易,16世紀nation的政治用法開始出現,17世紀初出現一個用法,意指一個國家的全體國民,通常是與國家之內的某個群體形成對比。

但這個字的群體(group)與政治形構political formation間的意涵一直有所重疊,這個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要求一個國家及具有國家應有的權利,這些建國理念通常預想一個具有政治意涵的國家的存在,甚至違反現存國家的治國理念,因此群體往往被現存的國家要求效忠。反對民族主義(nationalism)者通常認為這種群體的主張基本上仍屬於種族問題,19世紀明顯出現了有關race的武斷理論(強調racenation的差異性)。

實際上,民族主義運動通常發生在一個現存的、從屬的政治群體,以及具有特殊語言的群體,或想像的種族共同體之群體中。不論在具有單一或數種「種族」、語言屬性的國家中,民族主義都是政治運動。

 

Ethnic

14世紀出現在英文,原意為異教徒;19世紀才普遍被具有race特色的意涵取代,1830-1840年代出現ethnology(民族學,有關文化發展的理論)、ethnography(民族,對習俗的紀錄研究)與各種相關詞。

20世紀中葉也許受到ethnics(少數民族的人)的早期美國用法影響,意涵接近folk,意指當代出現的一種風格,最普遍的是服裝、音樂、食物方面。Ethnic意涵從嚴肅的族群屬性擴展到土著的、附屬的、傳統到商業的流行時尚。

 

那麼民族究竟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性呢?

 

人替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一書所作的序論中提及,Anderson為民族的概念提出一個充滿創意的定義:「它是一個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是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這個主觀定義迴避了尋找民族的「客觀特徵」的障礙,直指集體認同的「認知」面向----「想像」並非「捏造」,而是形成任何群體認同所不可或缺的認知過程,因此「想像的共同體」指涉的並非「虛假意識」的產物,而是一種社會心理學上的「社會事實」,所以Anderson全書就在探究「民族」這種特殊的政治想像(認知)成為可能的條件與歷史過程。而中文譯者將nation翻譯為傳統的「民族」、而非流行的「國族」,主因是儘管經驗上nation的形成與國家(state)關係密切,但nation一詞最初是作為一種理念、政治想像或意識形態而出現的,與人民(people)和公民(citoyen)共同走入現代西方政治語彙中,換言之,nation指涉的是一種理想化的「人民全體」或「公民全體」的概念。

 

請大家注意「想像」不是捏造,Anderson對民族的定義強調的是集體認同的認知面向,是這種認知過程通常不是憑空虛構,而是基於某些客觀特徵,或甚至是被論述出的某些共同的想像,在這個意義上,民族並不完全是先天的;但這種集體認知仍有特定想像,並非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理想的人民全體的份子,因此,民族也並不全然是後天的。

社會學區分種族、民族、族群的用法。種族過度強調生物性的差異,體質人類學由頭蓋骨測量建構人種是否能夠解釋、合理化社會、政治的差異?民族指涉的雖是理想化的人民全體,在一般語境中仍是意指政治過程中形成的特定群體,而這種政治意涵並不適用於所有族群,比如家瑋所說的客家、本省、外省,所以族群反而是社會學最常使用的分類方式。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4(.) 19:04

不錯,老師上課你上課有在聽。

首先第一段我下的定義還是沒有問題。

至於"第二種是把民族視為一種特別的人民 其身分係屬於先天性的"就是隱含一個種族構成一個民族的意思。德國在二戰時,就是這種想法。當然,現在他們國家已有許多其他種族移民成為德國人,但是其主調還是如此。

此外,日本也認為他們是如此阿,所以取得日本籍很難,你知道嗎,另外,它們國內其實也有少數族群。

另外,佩助理引用 Anderson的想像共同體是個重要的概念,可以參考。

       

黃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2(.) 01:18

        我覺得,在高中學西洋史時,我才真正對共產主義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在那之前,共產似乎就是邪惡的代名詞──由於某些政權的關係。

無論是烏托邦還是費邊社或其他,目的都是為達財產均分、消弭貧富差距,像我們現在的納稅政策也是為此目的而努力。

但由於人性,所以很多共產政策都失敗了──認為完美的理念仍敵不過現實。孟子與農家許行的追隨者辯論時也有談到這點。

十八、十九世紀的民主思想立足在資產主義、資本家的角度;相對的,M型中底端的農、工階層便會傾向支持共產主義。俄國和中國在20世紀的政權革命種因在此。

歷史與公民應該可相互對照。

       

沈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4(.) 18:43

你的立論很好。

歷史可以知興替,同時也可以詳審獨特事件發展的過程;

另外社會學就比較偏向理論的建構與分析。兩者結合,可更為深入。

       

楊同學發表於- 2010 10 12(.) 09:55

        老師你好!現在民主制度是全世界的潮流,但台灣從施行民主制度以來也產生了不少問題,現在的選舉似乎都圍繞在藍綠兩派的競爭,而鄉下地方選舉似乎有更多勢力的介入。這是只有台灣才出現的現象嗎?都市地方會出現這種現象嗎?(還是只是鄉下地方比較明顯?)請問老師認為有可能改善或有改善方法嗎?謝謝

       

宗瑞 發表於- 2010 10 14(.) 18:39

藍綠兩黨競爭現象獨占,我已以選舉制度分析過。地方選舉會如此熱中,主要有工程可包以及地方選舉就是上層選舉的樁腳,所以競爭也是激烈。

改善方法就是取消鄉鎮以下之選舉。我也說過,利益不多,就少人參與。以前里長是無给職,熱心里長很多,我們小時候稱為里長伯,現在幾乎都有不同形式與程度的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