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歷史所 特聘教授
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榮譽】 | 國立清華大學78、83、86學年度傑出教學獎 |
【教學】 | 中國通史、史籍導讀、通鑑研讀、中國史問題討論、 |
魏晉人物析論、資治通鑑選讀:兩晉南北朝 | |
【研究】 | 宋史、歷史教學、中國思想史、古代史學史 |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兼任教授 | |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
清華大學歷史所 特聘教授
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榮譽】 | 國立清華大學78、83、86學年度傑出教學獎 |
【教學】 | 中國通史、史籍導讀、通鑑研讀、中國史問題討論、 |
魏晉人物析論、資治通鑑選讀:兩晉南北朝 | |
【研究】 | 宋史、歷史教學、中國思想史、古代史學史 |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兼任教授 | |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銘! 朗誦著這淡泊名利的詩詞,您想吸收中華文化五千年所累積下來的文化結晶嗎?
【課程介紹】
Description of the course
這門課程的內容與「中國通史(一)」基本相同,只是在「演變」與「發展」方面加重分量,探討稍多而已。所以,曾修習「中國通史(一)」的同學不可再修習此課程。反之亦然。
歷史是一門時間的學問,演變與發展當然是重要的課題,但是造成重大變化,推動整體發展,仍然是人的努力。因此,關於人物的性格與表現,人們的關懷與心態,應是這門課程的講授重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帶領同學進入離我們已有千年以上的中國古代,認識一些人們的活動,瞭解他們的處境,看看他如何解決問題,欣賞某些人物的高貴情操與傑出表現……。這樣,學生應該可以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也可以擴大自己的生活經驗。
課程中會介紹歷史家的觀點與歷史學者的論證,讓學生了解「過去」是怎樣被我們所「理解」。也會印發一些資料,在課堂中討論,課餘再發五篇左右,既有學術意義,又適合學生認知能力的「論文」,要學生研讀。這些做法,相信對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升,必有助益。
【參考用書】
References
一、 | 張光直:〈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 |
二、 | 李學勤:《青銅器的奧秘》 |
三、 | 錢穆:〈中國道家思想的開山大宗師——莊周〉 |
四、 | 沈剛伯:〈法家的淵源、演變及其影響〉 |
五、 | 李長之:《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 |
六、 | 蕭啟慶:〈北亞游牧民族南侵各種原因的檢討〉 |
七、 |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