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電池的記憶效應

3.1  電池記憶效應(memory effect)較常發生在鎳鎘電池上,發生的原因是由於電池重複地部份充電與放電不完全所致,導致電池暫時性的容量減小.


3.2.  鎳鎘電池放電反應
正極反應:
NiO2+2H2O+2e-Ni(OH)2+2OH-
負極反應:
Cd+2OH-Cd(OH)2+2e-
總反應:
  
Cd+NiO2+2H2OCd(OH)2+Ni(OH)2

3.2.1  當每次放電時,負電極表面的金屬鎘反應形成氫氧化鎘,而充電時負極則產生金屬鎘而沈積於負電極表面.
                     若電池充飽後,再續續充電,會導致電極板上長出一粒粒的鎳和鎘的金屬結晶物(crystalline formation),此種結晶會使電池活化面積減小,使以後的化學反應受到阻礙,導致電容量變小.
                     大部分的結晶可以在放電低於1V以下,會溶解回電解液中.但若電池長期未獲充份放電,結晶沒機會溶解,結晶越變越大,會穿破正負極間的隔離板(separator),導致電池漏電達一天達10%以上,使得電池產生自身放電(self-discharge)或短路(electrical short),減少了鎳鎘電池的壽命,此就是「記憶效應」產生的原因.

3.2.2  要避免這種鎳結晶現象,要避免長期或過度充電,尤其是避免長期放在劣質充電器上施予小電流充電.應該一個月至少一次讓電池完全放電是放到 1 V 為止,以便溶解殘留的鎳結晶.如遇結晶較大,可以連續充電滿後再放電數次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