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1.1 研製動機
在現今電腦科技發達的時代,若能將電腦軟體,硬體融合在教材教具與教
法上,不但可以提升教者的專業形象,也可在製作過程中,學到許多專業知
識,正所謂"所學與所用相符"的目標,也可使原本枯躁艱澀的自然公式,定
理,定律...,可經由電腦動畫,網頁的製作,而生動活潑的表達出來,加強
教學效果,避免只是被動刻板的抄寫聽講的教學.
除了電腦多媒體動畫,並連結網路的教學之外,現有的雙向傳輸視訊媒
體,亦可使用可使學員得到更快速,更廣泛的知識.
經由觀察,確有不少學員經由電腦立體動畫的顯示,可提供學員將原本抽
象不易了解的觀念與公式,轉化為具體的圖像,加以領悟;但也有的學員僅
覺有趣爾爾,事過境遷,船過水無痕,只停留在表面的了解,對於深入的實質
內涵,並不能深入的了解.因此,花俏的電腦動畫,畢竟有其限度,需與其他
教材教具,相輔相成,才能獲得最大的效果.
在e化的時代,電腦化確實提升了工作效率,而網路的連線,造成資訊化便
捷流通的時代,然而過多且沒經過篩檢的資訊,往往也使人蒐集到一堆垃圾
,事得其反,不適當的網路化教學設計,則易導致學者在學習上的挫折與障
礙.
而市售教學光碟影帶,由於未經一番分析比較歸納整理簡化的心血之作,
充其量,僅是課本電腦光碟化而已,所能發揮的效能有限,一般學員,也感
受不出其價值之所在.
因此,教者除了平常要不斷的吸收新知識與技能外,並要講求要領,將所
學加以分析比較歸納整理簡化盡量用一二章圖表或連續的動畫,以最簡單
的語言與方式,將知識的精華,傳授給學員,如此,不但提升學習效果,加深
研究印象,且縮短學習時間,更可增加學員之注意與興趣.
對於資質較弱,或學習興趣較差的學員,除書面教材,電腦動畫光碟之外,
亦輔以自製立體3-D之教具,使教學由靜態提升為動態,平面改進為立體三
度空間.讓學員不但看得到,也摸著着,可達啟發靈感,降低學習挫折之教
育.
因此,若能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配合學員所需,必能使學員得到最有
效率的學習與成長空間.
1.2 研製目的
研製本教材希望達到下列目的:
(1)可做為授課內容的輔助教材與補充資料:
依課本內容為基礎與準繩,輔以電腦多媒體之聲光,影音,動畫,使教學更
生動活潑.而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物理的領域和進展,無遠弗屆,許多嶄
新的科技,常需藉由網際網路查詢,才得以與世界同步,取得世界最新的發
展資訊,期使學員能獲得最新,最快,最好的資訊與學習.
(2)除書面教材,電腦動畫光碟之外,亦輔以自製之教具:
如自製立體原子軌道與能階球,巴克球,生物晶片密碼鎖,生物晶片之
DNA
& RNA組成球,盡量使教學由靜態提升為動態,平面改進為立體三度
空間.可啟發資質較弱,或學習興趣較差的學員.
(3)補充教室被動靜態板書顯示資料之不足:
傳統教師在講堂抄寫講解說明,往往會使程度較差或跟不上進度的學員,
失去興趣,而以與同學聊天,做其他事情,打瞌睡做為反應,若能輔以多變
的教材,除教材的內容外,教材的本身,就是另一項吸引學員興趣的誘因,
如此,才能達到因材施教的美意.
(4)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之交流:
由於學員看到教師如此用心的努力,務期力求學員理解,學員也會感受
到,而與教師有更佳的互動,縱使內容尚未理解,但會產生:既然教師都如
此盡力了,其餘應是自己努力不夠,或專長不在此的良性解釋,無怨無悔,
並與教師有更加尊敬,而有吾愛吾師的情感交流.
1.3 研製工具
軟體方面:
Microsoft : FrontPage 2000,Word, 小畫家,
Macromecia Flash 5.0
GIF Animator 3
ACDSee
Nero 燒錄軟體
硬體方面:
Toshiba Satellite Pro 4320筆記型電腦
Nikon coolpix 995型數位相機
Plextor 8倍速燒錄機
HP 970 cxi 印表機
UMAX Astra 4600掃描器
Intel IEEE802.11b 無線網卡
硬體基本配備:
CPU: Pentium等級以上(有效執行Window98,2000等應用軟體)
RAM:64MB以上(有效執行Window98,2000等應用軟體)
硬碟:3GB以上(儲存資料)
光碟機:8倍速以上(資料圖片儲存)
數據機/網路卡:19200 band rate(網路連結)
掃描器:600dpi以上(掃描資料圖片儲存於電腦)
數位相機:600x480解析度(實物拍照,轉存於電腦)
1.4 使用方法
1.
請選用Window-98
以上版本
2.
請選用Flash-5
以上版本,若無自動撥放程式,請上網
http://www.w3.org/TR/html4免費下載
3.
光碟開啟後,請點選"index"兩下,即可進入首頁,再點選相關章節
4.
所有章節左上半部是圖形,會配合右上半部圖形之圖說而切換;而整個
下半部是整體純文字原理解釋說明,且另建一完整文字檔,連結於架構
圖中.
切換方式:(1) ▲ : 是同一個圖組間切換
(2) ▎▲ : 是不同圖組的切換
(3) 下一頁: 是不同節次的切換
順序: ▲
-> ▎▲ -> 下一頁
5.
看完所點選章節,請點選畫面左上方之"回首頁",再點選所要看的另一
章節開啟之
6.
在理論的部分,可使用點選首頁的文字檔案,便於瀏覽全篇幅的文字
說明
網頁連結採用分層分頁,或按紐選單
教材操作方式如同瀏覽網頁,容易上手
1.5 研製架構
教學媒體主題為電力系統在車輛上之應用與發展,其又可分為:
一般電池
鉛酸電池
燃料電池(Fuel Cell)
點火系統(Ignition)
起動馬達(starter)
發電機(alternator)
電壓
電流
電阻